浴佛節是佛門裡最重要的節日,各地寺院除了舉辦盛大的灌佛會外,信徒也會利用地道的合時食材製作食品,既應時節,也送上祝福。
在廣東,信徒會製作欒樨餅應節。所謂欒樨(粵音讀「煙西」)其實是菊科灌木植物,本名「闊苞菊」,因為「欒樨」字型深邃難寫,一般會寫成「蒝荽」,甚至很多人誤會是「芫茜」。這種植物生於水邊,高可兩米,花色粉紅,果實有棱,葉綠帶齒,惟於每年仲夏開花前始有清香氣味,因此需趕及於四月採取嫩葉食用。據藥書所載,欒樨可入藥,能消暑疏風,除濕去滯和強健記憶,葉子則可暖胃去積,功效多能。
相傳清代某年的浴佛節,在香山縣(中山)龍塘樹坑河邊,曾有巨大蟒蛇為禍,最終被某僧人收復,蟒蛇屍首丟在河邊,漸漸生成了欒樨樹。後來,當地發生瘟疫,其時有許多貧苦人家無力購置藥材,於是採摘清香的欒樨葉沖水飲服,竟然將病症醫好。此後每年初夏,珠江一帶的居民便採集欒樨葉製作成各種食品,甚至用來供佛。有些寺院,更專門種植欒樨樹,待到佛誕前取葉製作餅食,回饋施主,漸漸成為廣州府內浴佛節必備的應節小食。
欒樨餅的製作亦不複雜,先將葉子搗爛成汁,呈墨綠色,再加入四分糯米粉、一分澄粉及一分粘米粉,另放入冰糖調味,將全部混和成糕,壓模蒸熟,成品煙韌軟滑,味帶甘苦。亦有加入豆蓉、蓮蓉等餡料,增添甜味與口感。
至於蘇杭地區,於佛誕日另有食「阿彌飯」的習俗。屆時,坊里採購冬青葉等榨成青汁,混染米飯,供善信請購供佛。而寺院僧侶則以烏葉煮汁再混和白米,經過九蒸九曬,造成純黑而堅固的烏米飯,再壓成糕點模樣,到佛誕法會當天,用滾水沖泡成湯飯,饋贈善信食用。
烏米飯的名稱,當然與食材原料及成品顏色有關,加上蘇州人以「烏米」與「阿彌」之諧音相近,故稱為「阿彌飯」,使這稱成品成為江南地區的佛教食物。
無論是欒樨餅還是阿彌飯,都是信徒利用生活所需的美品來供養佛陀的心意。同時又顯映出寺院隨緣應化,成就眾生胸襟,藉由普通的食品,傳遞平安美善的祝福。
香港史學會總監及大學講師
鄧家宙博士
(2018年5月31日刊於《温暖人間》491期)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