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Writer's picture常霖法師

放生不如不殺生

Updated: Jul 17

有些佛教徒很喜歡參與「放生」,認為這樣做不但是「慈悲」的善行,而且會有很大功德,但若懷著有所求的心來做,是不會有任何功德的,反而更加有機會被利用變成商業行為。若不慎放錯地方,「放生」還可能弄巧反拙而變成「殺生」,這樣不但只沒有功德,還會造成不輕的罪業。


尤其是有些人這邊放完生,那邊就繼續大魚大肉地吃,「慈悲」的意義又在哪裡呢?這些人的問題,都來自「貪、嗔、癡」的心念,很多時分不清「需要」和「想要」的分別,以致跟隨自己無窮無盡的欲望去不斷「貪求」所謂的功德,假如得不到便會起「嗔恨」的心,或是持續「癡迷」其中而不能自覺,長此以往,便會嚐到「怨憎會、愛別離、求不得」等苦果。


圖:常霖法師

一棵植物首先要有種子(因),加上陽光、雨水和泥土的養份(緣),才能夠健康成長(果);即是說縱使有「因」,假如沒有「緣」的配合,「果」便不可能出現。


假如從「因」著手,在「貪、嗔、癡」等起心動念之間,已經覺察得到,便能夠即時斷絕引發這個「因」的一切「緣」,苦「果」便不容易生成。在日常生活中持續禪修的練習,對覺察力的提升會有很大幫助。


修福不如惜福,如果自己持素之餘,還能鼓勵其他人素食,就是從「因」處著手,才是最好最有效的「放生」。


常霖法師


(2024年6月6日刊於《溫暖人間》647期)

11 views0 comments

Recent Posts

See All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