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Writer's picture張婉雯

香港的動物,就只能得「寵物」一種身份嗎?

Updated: Mar 29, 2021

新界東北發展是備受爭議的議題;古洞、橫洲一帶收地,面臨迫遷的當地「居民」,不單只人,還有動物。


提起「鄉郊動物」,有人可能想起「自由」、「流浪」,也有人想起滿身爛肉的倉狗街貓。這些印象都對,也都不對。香港的鄉郊,與市中心可能只隔一小時的車程;但住慣城市的我們,對那裡的認識卻不一定很深。好些動物義工,見到鄉郊動物沒絕育、沒醫療、終日困籠綁繩,感到非常難過與氣憤;尤其是,那些貓狗往往有個掛名「主人」,卻過著比流浪還不如的生活。


我無意為那些不負責任的飼主說項;事實是,鄉郊飼養動物的模式,與城市大有不同。城市中,人的每天動線,上班下班,商店分佈,留在家裡還是外出活動,都被建築、交通與各種指引規劃好;城市中唯一合法居留的動物就是「寵物」,絕育的、乾淨的、活動範圍被限制的。這種生活對人對動物都十分「安全」、「文明」,一切都在可控制範圍內。然而,這只是世間千百樣生活模式中的一種;至少鄉郊飼養動物,情況或許比城市人所想像的複雜。有些停留在「工具」層面,看門口、捉老鼠,有用時給些冷飯菜汁,無用時任其自生自滅。這種方式當然不可接受。也有一些,雖然也要貓狗擔當些責任,但總算顧及「勞工福利」,提供應有的照顧與醫療。有一些,確是愛錫動物家人,但會放養;又有一些,其實是動物收容所,所謂的「狗場」,當中又分企理的和亂七八糟的⋯⋯


這就是「鄉郊」的可愛與可惡:不那麼統一、不那麼「文明」。然而,新界東北的村民——包括人與動物——現在就被迫進同一個叫「上樓」的模式中。不管是哪裡的公屋,都容不下動物,不論是放養、流浪還是養在家裡。城市的政策並沒有考慮他們和牠們的處境;發展的硬道理也沒理會他們和牠們的意願。且別說「發展」會帶來甚麼好處,現在就製造了一群為數不少的受害者:保守估計,新界東北共有四千頭動物,當中除了城市人熟悉的貓狗,更有羊、野豬、各種飛鳥⋯⋯


香港的「發展」概念,帶來的到底是進步,還是落後?以香港儲備之豐富,為何我們情願把錢丟進鹹水海起人工島,也不願改善一點點動物福利?既然是政府提出收地,何以政府就不為這二千個生命負起一點責任?


香港的動物,就只能得「寵物」一種身份嗎?香港人的生活,又是否只得「上樓」「上車」一途?


香港作家

張婉雯

161 views0 comments

Recent Posts

See All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